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聲樂教程 > 高師和聲學教學

高師和聲學教學

  • 人氣:569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1-19 12:03:43
內容摘要: 針對高師音樂專業(yè)和聲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要建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理念的高師和聲學教學方法,使和聲學走出“純理論”的教 學模式,以絢麗的音響空間營造“多彩”的和聲教學。 關鍵詞: 高師和聲學教學 學生能力培養(yǎng) “目前,我國和聲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已成為滯后我國音樂事業(yè)特別是專業(yè)音樂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性問題之一?!?和聲學對于我國以“線性”音樂思維方式為主的學生來說,就必須強調多聲部音樂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對音樂文化有更深層次的分析與理解。 長期以來,高師和聲學教學在“純理論”的狀態(tài)下繁衍。作為高師音樂專業(yè)基礎理論課,如何走出低谷,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社會需要,是和聲學教學中亟須解決的問題。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實施,為和聲學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認識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等。教學內容的實施、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完善,都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構建起適應于時代發(fā)展的音樂教育事業(yè)的和聲學教學體系。 一、和聲學教學滯后的原因 1996年,筆者有幸參加了音樂教育專業(yè)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當時參加學習的共有全國各地音樂專業(yè)教師近40人。在和聲學的學習中,絕大多數教師對基礎和聲學掌握得不夠理想,因此在深入學習和聲時力不從心。反思問題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和聲學教學重視程度不夠,二是教學方法陳舊。分析高師和聲學教學,其滯后原因如下: 1.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在眾多的和聲學教學中,多數是以“純理論”的形式講解為主:粉筆—黑板—譜例。尤其近幾年來,高師音樂專業(yè)人數的增加,和聲學教學以大課為主,每班大約40人至60人,教師只能在課后改作業(yè),類似于數學改題。由于人數太多,課時有限,無法面對面進行修改,學生很少聽到和聲習題的音響。學生做作業(yè)時也是紙上談兵,“機械操作”,積極性不高。雖然教師在上課時也強調做作業(yè)一定要彈奏,但學生能真正彈奏的卻屈指可數。由于教學計劃的限制(和聲教學多數院校為一年),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為學生彈奏,又因為學生在和聲學方面的知識基本是空白,有的甚至對和弦的構成都是一知半解,這樣就更增加了上課的難度。對于該課程的定位,我的理解是:和聲學屬于基本理論的技能性操作課。但實際授課中,由于各種原因(課時內容、計劃等),和聲學課程一直無法擺脫傳統(tǒng)的窠臼。以四部和聲寫作為主,強調聲部進行的規(guī)律性,禁止平行五、八度進行等,已成為和聲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使一個本來充滿著由多聲部音樂學習而帶來豐富音響的課程失去了應有的光彩。由于和聲學教學缺少音響感受,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多聲部音樂的思維方式,更缺乏對和聲語匯的了解,從根本上制約了學生多聲部音樂思維模式的發(fā)展,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很不利。 2.教材內容與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培養(yǎng)要求相距甚遠。高師和聲學教材幾經編寫,原有的鍵盤和聲習題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部和聲寫作。在內容編寫中“換湯不換藥”,脫離高師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教師的特定目標。當前和聲學教材不少,但真正適用于高師特點的教材卻寥寥無幾,許多教材都是“穿新鞋走老路”,難以擺脫傳統(tǒng)教材的束縛,適用于基礎音樂教學內容的更少。新課程標準實施后,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聲學課程怎樣培養(yǎng)這種能力,是教材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如歌曲伴奏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yè)素質,但由于和聲教材內容對鍵盤和聲習題的減少,使多數學生伴奏水平以及多聲部音響概念遠遠不能適應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需要。 二、以能力培養(yǎng)為理念,加強和聲課的建設 對167份調查表的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示“喜歡”和聲課程的占54%,“不喜歡”或“不太喜歡”占46%;認為和聲學“很有用”的占51%,認為“沒有用”或“有一點用”的占49%;學習和聲后能否為歌曲寫作或彈奏和聲聲部及伴奏問題時,“可以”的占42%,“不會”或“有點難”的占58%;能否獨立分析古典音樂作品,回答“能分析”的占34%,“不會”或“能分析一點”占66%。這是對一所國內著名的音樂學院各系本科三年級學生做的隨機調查,由此高師音樂專業(yè)和聲學的教學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社會的飛速發(fā)展,高科技的不斷滲透,基礎音樂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高師和聲學教學已經感到“四面楚歌”。面向基礎音樂教育的需求,對高師和聲學課程作適當的改革,我想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Powered by 音樂粉 www.ou93z.cn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友制作、提供或從網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