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音色概念
- 人氣:547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3-05 09:45:44
關于鋼琴音色、音質的挑選。
關于鋼琴的主要核心部件鐵板對鋼琴音色的影響。對這個問題討論的最多,我歸納了一下基本有如下幾種觀點:
a、沒有一點關系,鋼琴的鐵板只是組裝鋼琴的框架,只起支撐和承載拉力的作用。
b、只和琴弦有關系。
c、和琴弦、音板、榔頭有關系。
d、與所有部件都有關系。而作為鋼琴框架的鐵板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從上述不一的各種觀點中,就充分說明了在鋼琴從業(yè)者中,對此問題的認識還是混亂不清的,因此很有必要對此問題進行一下梳理,以期達到一個被多數人所認同的共識。至于能不能達到這個愿望,那也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什么是音色?
“音色(musical quality)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不同的發(fā)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發(fā)聲體”?!耙羯锹曇舻奶厣?,根據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聲音強度的情況下,也能區(qū)分出是不同樂器或人發(fā)出的。同樣的音量和音調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樣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覺一樣。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發(fā)聲體”。
音色是和發(fā)聲的材料、結構有著連帶關系的。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發(fā)聲體(材料)就會發(fā)出由此材料所連帶出來的音色來。
當然,對音色而言專家也說,音色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審美價值觀的取向不同。他的這個觀點,和我開篇時所說的“是梅派的唱腔更好聽還是程派的唱腔更優(yōu)雅”呢?有點殊途同歸的意思。本來嘛,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雖說音色沒有優(yōu)劣,但就鋼琴A品牌和B品牌來講,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其音色也會有其區(qū)別。也就是說,A品牌和B品牌盡管都在同一結構的情況下,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工藝各異,具體反映到音色上后就會出現不盡相同的音色來。在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不同的導音材料以及結構、工藝是導致鋼琴音色不同的主要原因。
盡管音色沒有優(yōu)劣之分,但欣賞美的價值觀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這種差異的區(qū)別或者說審美價值觀取向,人和人之間是有很大不同的。更進一步的說,什么是審美價值 觀的不同?說白了,就是每個人的素質、修養(yǎng)和檔次的不同。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又和個人受教育的層度、環(huán)境、身世、性格、嗜好等等密不可分。
尤其是在音樂藝術中的很多抽象性的理念上,也只有那些能讀得懂的人,才能夠知道它的價值所在。就其鋼琴的某種音色來講,什么樣的音色才是最好的,用什么樣的 材料和結構才能使鋼琴發(fā)出被人們廣泛認可的好音色,對這個問題,其實世界上很多的鋼琴大師們早已給出了定論,如:斯坦威、卡瓦依、英昌等品牌,它們無論是 在生產工藝、核心部件、銷售數量、覆蓋區(qū)域、品牌認可度上所獲得的成功,和它們所發(fā)出來的好音色,就足以印證了這些品牌,在優(yōu)質材料的使用以及工藝結構的 配置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了。
他們?yōu)榱耸顾a的鋼琴(當然其它樂器也是如此)在音色上,更能夠符合演奏家及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價值觀,也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到進而加工成更符合大多數消費者審美價值觀需求的好材料,用于其產品的制作民族樂器揚琴和鋼琴的工作原理有些相像,而它卻不能發(fā)出鋼琴的音色來,其原因就在于揚琴的主要導音材料與鋼琴的導音材料是有很大區(qū)別的。由于鋼琴的導音材料是由金屬鐵板和木質導音板組成,而揚琴的導音材料只有木板導音箱構成,因此,鋼琴所發(fā)出的音色就帶有金屬特質的鋼琴音色來。而揚琴所發(fā)出的音色也只能帶有木質的音色來。這也是其它樂器所共有的規(guī)律,并無一例外的按此規(guī)律演變。既然如此,那為什么還有不少的人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呢?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下述因素導致: 作為鋼琴框架部分的鐵板,難到不是主要的導音體之一嗎?
a、作為鋼琴框架的鐵板,從表面現象中并沒有發(fā)現也沒有直觀的聽到其鐵板發(fā)音的緣故而造成的一種誤解。
其實,在聲波傳導過程來中,鋼琴的鐵板主要表現在內震動上,而它的外震動是很微乎其微的,所以它就很難推動空氣并將聲音傳導到你的耳鼓上,因此我們就很容易認為鋼琴的鐵板只起框架的支撐和承載拉力的作用了。
b、鋼琴鐵板的這種內震動和鋼琴的琴錘敲打在琴弦上的震動是相等的。這種力學原理被很多人給忽視了。
也就是說,鋼琴的榔頭給了琴弦多大的震動,鋼琴的鐵板就會接收到多大的震動。而這種震動所表現出來的聲音并不是通過空氣的傳送,讓人們的聽覺感受到的。而是與導音板一起傳導至琴弦,再由琴弦推動空氣傳送到了你的耳鼓上的。
從電吉他、貝斯的琴弦的發(fā)音中也可以知道,由于它的面積很小,又不像揚琴有個共鳴箱,所以非常細的琴弦在推動空氣的能量上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們不給其提供擴音的設備,它所發(fā)出來的聲音也是微乎其微的。再有,我們的調律師們所用的音叉,也是如此,由于其振動幅度(主要表現出的也是內震動)及體積偏小的原因,當我們在使用它的過程中其音量也是很小的。這時的音叉盡管振幅很小,但它的內震動還是存在的,不然我們就是與音叉靠的再近也是聽不到它的發(fā)音的。
就因為音叉的這種內震動,當我們把它的任意一端至于桌面等導音材料上后,其音叉的聲音就會馬上被導音體給傳送了出來。其實,作為鋼琴最主要部件的鐵板,其發(fā)音過程也是這個道理。可是,由于鋼琴鐵板的厚度,隱藏了其鐵板內震動給我們帶來的存在感。這就使我們:一是很難從直觀的感受中發(fā)現它所發(fā)聲的存在;二是相應的厚度可使鋼琴的音色、音質、音量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合理范圍內,三是恰到好處的起到了鋼琴的支撐與承載拉力的負荷作用。所以,鋼琴的鐵板在其發(fā)音過程中,尤其是在音色、音質、音量上的作用
更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