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楓橋夜泊演唱談藝術歌曲的表現(xiàn)
- 人氣:1082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4-06 13:49:07
在繁多的聲樂作品中,最難以駕馭和演唱的并不是冗長復雜的歌劇選段而是短小精美的藝術歌曲。藝術歌曲屬于室內樂范疇,是聲樂作品的主要體裁之一,最早是在宮廷和家庭的小型聚會上演出。藝術歌曲是作曲家根據(jù)詩人、文學家的杰出作品譜寫高品質抒情歌曲,在歌詞和音樂上都有很高的藝術性。與詩詞的結合帶來戲劇性的表現(xiàn)手法,使它能夠在較短的篇幅中揭示深刻的思想感情。藝術歌曲可以深入細致地表達人們具體細微的情感世界,極富感染力,因而世代相傳。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風格特點、歌詞的藝術內涵、音樂的意境,在聲音的運用、呼吸分句、情感把握直至演唱者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短小的藝術歌曲其實包含著大學問,它是對演唱者各方面素質的考驗。本文將通過對《楓橋夜泊》歌曲的幾個方面的分析來探討藝術歌曲的表現(xiàn)。
一、對創(chuàng)作背景的準確把握與情感認知的統(tǒng)一
《楓橋夜泊》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為唐代詩人張繼的詩譜曲的藝術歌曲。 在探究這首藝術歌曲時,我們不應僅僅局限于作品的本身,而應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研究、挖掘和探索。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指作者身處特定的時代背景,包括當時的政治格局、社會的美學審美情趣等?!稐鳌返淖髡邚埨^正處在唐代玄宗天寶繁華盛世年間,當時政治局面穩(wěn)定,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唐宋以來的美學思潮,文人講求韻味,重視藝術作品中的空靈、含蓄、平淡、自然的美,詩人在詩中所描寫的“月落、烏啼、霜、江楓、漁火、夜半鐘聲”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映入了眼簾。微觀方面是指作者當時的心境和創(chuàng)作意圖。詩人赴京科舉不第,為排遣心中苦悶心緒,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蘇州楓橋鎮(zhèn),于夜半在船艙內突聞寒山寺鐘聲,不禁有感提筆之作。由此可見,《楓》這首歌曲的情感基調是惆悵的、憂郁的。只有把握好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才能準確把握好作品的情感。
二、音樂的具體分析與內心情感體驗的統(tǒng)一
一首作品的整體布局、調式、調性、和聲、織體、旋律的變化,在歌曲的藝術表現(xiàn)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要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還要對歌曲進行具體的音樂分析,加深對歌曲有其內心情感體驗,對于唱好這些歌曲有著重要作用。藝術歌曲《楓橋夜泊》在音樂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為了保持中國式優(yōu)美平和的旋律和中國古代文人詩詞特有的含蓄,作者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雅樂七聲調式,而在高潮部分即結尾一段又采用了傳統(tǒng)的六聲調式:宮、商、角、徵、羽、閏的音階排列。傳統(tǒng)的起、承、轉、合極富民族特色。歌曲的結構為帶附屬前奏、尾聲的單二部曲式。
2.歌曲在創(chuàng)作上極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國古代音樂的風貌,但在音樂上仍進行現(xiàn)代因素的加工。如曲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半音進行,頻繁轉換的調性使音樂的色彩豐富異常,這在中國作品中是很少使用到的。
3.賦有鋼琴伴奏對于全曲起著決定性的因素。《楓橋夜泊》的伴奏與旋律之間關系密切,準確地表達了歌詞的情緒和意味。鋼琴與人聲的模仿、對比交織在一起,展示了詩中人物不平靜的心情。伴奏每一小節(jié)都以純五度的和弦作為開頭,純五度和弦色彩空洞,虛緲,仿若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聲聲敲打在心上。結構主義符號學家羅蘭?巴特認為,各種音樂要素的結合如果不是十分恰當,反而可能同時窒息了文字和音樂。優(yōu)秀的藝術歌曲可以通過聲樂藝術家的演唱,以文字符號中本已裝載的豐富意象,加入聲音(音色)的詮釋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伴奏音樂的牽引,會以最精煉的形式突顯作品的深刻內涵,產(chǎn)生出特殊的藝術震撼力。
三、歌曲藝術處理與情感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
藝術歌曲體現(xiàn)著人類內心深處最為細膩的情感,然而音樂表現(xiàn)與其他事物一樣是有其自身規(guī)律的。對于具體藝術歌曲的表現(xiàn),既要求理解歌曲文學語言,又要懂得音樂語言和其表現(xiàn)規(guī)律。